15个年头过去,石明警依然清晰记得工作报到时的情景。那是夏日的一个早晨,他从贵州省赫章县城出发,先坐一个多小时班车,再搭上一辆小货车,摇摇晃晃两个半小时,终于在午后赶到双坪彝族苗族乡。从此,他便在这里教书育人,扎下了根。
和石明警一样,数百万乡村教师、近百万特岗教师、数十万支教教师,坚守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的地区,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岗教师聘期3年,3年后双向选择。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支出。
“特岗计划”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710亿元,共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乡村学校和教学点补充95万名中小学教师;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满以后留任率达到85%以上。
地处乌蒙山区的赫章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贵州省目前尚未摘帽的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06年,赫章县共招录900名特岗教师,安排在全县各乡镇中小学任教。这一年,石明警从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参加招考,成为双坪中学一名特岗教师。
如今,赫章县第一批特岗教师中,仍有288人在乡村学校坚守。他们用爱和责任托起乡村教育的希望,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亮知识明灯。
开 端
“特岗教师的到来,让学校添了有生力量”
一张微微泛黄的旧照片中,小伙子一身白色西装,脖子上系着领带,头发梳得整齐,与身旁衣着朴素的小女孩形成反差。
照片上的小伙子正是石明警,那是他刚当老师时与学生的合影,西装是毕业前为找工作专门定做的。
“7岁那年,我被爷爷送进村小念书,班里的数学、语文、体育等科目,全由一个老师承担,并一路教到小学毕业。”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石明警深知农村孩子上学不易,更亲历了乡村学校师资不足的窘境。从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时,他萌生了报考特岗教师的想法。
石明警和张静是大学同班同学,上学时就互有好感,腼腆的两人一直没向对方表露过心意。赶巧的是,毕业时他们都考上了赫章县特岗教师。石明警原本已被安排到县城周边的学校,得知张静分到了双坪中学,便主动申请调换至这所更偏远的学校。
双坪乡离县城6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1900米,当年进乡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砂石路。石明警清楚记得,报到那天,时任校长唐胜永来校门口迎接,脚上的白色运动鞋显然是新买的,鞋面却覆盖着厚厚一层泥渍。那一刻,石明警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这里的艰苦程度。
2006年秋季学期,双坪中学迎来石明警等15名特岗教师,当时学校仅有1栋教学楼,老师们挤在两间房里办公,没食堂也没宿舍。学校租下周边15间民房,给特岗教师当宿舍。
“一个铁架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其他的全靠自己解决。”看到住宿环境,有人当场就哭了。唐胜永心里也打鼓,拿不准这帮年轻人能坚持多久。
双坪中学2003年建校时,从初一到初三,每个年级各开设两个班,唐胜永任首任校长。“在全乡范围内抽调老师,大部分老师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能把课开起来成为当务之急。”到2006年,双坪中学已扩大至9个班,唐胜永心里清楚,优秀教师短缺问题解决不了,提高教学质量就难以实现,“特岗教师的到来,让学校添了有生力量。”
新入职的石明警一度很困惑:自己学的是地理专业,学校却让他教数学,张静则被安排教英语。“压力大,毕竟不是自己擅长的科目,心里没底。”事实上,这也是学校的一片苦心:让新老师从薄弱学科入手,通过循序渐进的全学段教学,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就这样,石明警接过初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并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开学前,他特意查看了学生的小升初考试数学成绩——及格者屈指可数,最高分仅72分。“我知道孩子们基础不好,但没料到会差到这个程度。”石明警回忆道。
石明警没有泄气,他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自己也是从大山里出来的,底子薄弱,不代表不能成才。”
开学第一天,石明警精心拾掇一番,当他西装革履地走进教室时,学生眼中满是惊讶。“可能从小到大没见身边人这么穿过。”石明警说,这样着装的本意,是想让学生们认定这位新老师是专业的,有能力带着大家改变学习状况。
改 变
“以往乏味的数学课被老师讲得妙趣横生”
开学不久,新来的特岗教师们渐渐发觉,每次走在校园外面,总有人好奇地盯着他们看,有时还会窃窃私语。
“你们过来的事在双坪传开了,老乡都想看看呢!”面对年轻老师们的不安,唐胜永哈哈一笑。原来,当地群众听说来了特岗教师,以为是县里派来的资深老师,一看是一帮刚出校门的姑娘小伙,纷纷议论新老师到底有什么能耐。
“老乡关注特岗教师,说明抱有期待,何不发动他们一起教育孩子呢?”一段时间接触下来,石明警发现班里的学习氛围有些提不上去,一些孩子还有厌学情绪。唐胜永的话点醒了石明警,他计划在班上开一次家长会。
“一些家长不怎么关心孩子学习,这会儿都忙着秋收,怕是没几个人愿意来学校。”有年长的教师提醒石明警,可他坚持试一试。挨家挨户通知后,还真把老乡们说动了,家长会当天无人缺席。
“孩子上学好几年了,我都没跟老师讲过几句话。突然接到开会通知,紧张哩!”头一次参加家长会,钟贤军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他没去赶场卖山货,天没亮透便出了门,赶了10多里的黄泥路,按时坐到了儿子的课桌前。
“我们文化程度低,想让孩子读好书有出息,使不上劲。”“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能不能出息全靠老师呢!”会上,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听完发言,石明警更加意识到,提高教学质量,不能仅靠老师一头热。
“他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课余时间不是跟学生在一起,就是跟家长在一起。”工作不久,石明警和张静确立了恋爱关系,虽然同在一所学校教书,两人一起浪漫的时间并不多。
班上52个学生,不管是住学校附近,还是在大山深处,石明警都逐一走访,有时还会拉上任课老师一起去家访。他想尽可能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家庭环境,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老师翻山越岭去家里坐坐,学生和家长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慢慢改变对待教育的态度。”
现在贵阳一家企业工作的唐慧,终生难忘当年班主任石明警的家访。坐在省城的办公楼里,她时常在想,如果没有遇到石明警,自己的人生轨迹或许不会转变。“当时成绩不好,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好,没心思上学。”到石明警班上没多久,唐慧就没来上课了。决定辍学的她正犹豫是留在家干农活还是外出打工时,班主任找上了门。
“石老师像大哥哥一样,没谈大道理,就讲自己走出大山的故事。他让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走出大山。”唐慧最终回到了学校。
石明警对于唐慧的鼓励,不只在学习方面。学校有文艺活动,石明警总会特意安排这个有点自卑的女孩牵头排演节目,让她在掌声中找到自信。后来,无论是上高中、读大学,还是参加工作后,每次遇到难题,唐慧仍然习惯向石老师求援。
在悉心做学生和家长工作的同时,石明警尝试着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以往乏味的数学课被老师讲得妙趣横生。”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石明警带的两个班数学平均分跨过了及格线。
石明警干得风生水起,其他特岗教师也不甘示弱,做家访、创新教学方式、组织课外活动,大伙都铆足了劲。在这群年轻人的带动下,双坪中学变得活跃起来,老师们各尽所能提高教学质量。
首批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结束时,正好完成一个全学段的教学任务。2009年中考,石明警所带班级数学考试平均成绩78分,及格人数过半。那一年,双坪中学的升学率超过40%,比3年前提高了一成左右。
那一年,这15名特岗教师,13人选择继续留任,全部考核合格,转为正式在编教师。
坚 守
“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就是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双坪中学办学规模持续扩大,由9个班增至24个班,教师数量从39人增至74人,其中特岗教师占比超过八成。包括石明警夫妇在内,目前仍在双坪中学的第一批特岗教师还有5人。
石明警并非没有想过离开,也曾有过机会。
2008年,石明警和张静步入婚姻殿堂。两年后,女儿的出生让夫妻俩欣喜不已,同时也感到些许隐忧,“主要是担心女儿以后的教育问题”。
2014年8月,赫章县教育局组织城区学校教师招考,石明警动了心,报名参加考试并被顺利录取。8月26日,是新学期学生入学的日子,也是他去县城选岗的日子。刚走出学校没多久,消息就在班上传开,一路上,他的电话响个不停。
“哭着叫我回来,隔着电话都能听出孩子们的伤心。”石明警后来了解到,当天自己班上的学生有的找到校长,恳求校长留下他;有的追出校门,站在马路上放声大哭……
那一天,石明警也哭了。“给父母和媳妇打了电话,他们都支持我回双坪,我也就不再纠结了。”石明警当即向县教育局提出放弃选岗。下午回到学校,学生们簇拥过来,紧紧挽着他的手臂,久久不放……
此后,石明警再没参加过其他单位的选调考试,他和妻子相互鼓劲,一边悉心经营着小家,一边教书育人,双双奋斗在双坪中学。
把学生们一茬茬送往更高平台的同时,石明警自己也在成长,担任了双坪中学副校长,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他还两次被教育部遴选为优秀特岗教师报告团成员,到多所高校做巡回报告。
石明警的事迹传开后,许多跟他一样坚守在基层的教师深受触动。“石老师是一个标杆,从他身上能看到社会各界对特岗教师的认可,让我更加笃信自己的选择。”在双坪中学往北50公里的滇黔交界处,同为赫章县首批特岗教师的李文彩,也在更偏远的安乐溪乡坚守至今。
“这些年也尝试过考出去,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只差0.02分。”李文彩虽有遗憾,但想得明白:自己在基层多上一天课,孩子们便多一点走出大山的机会。为了方便照顾家庭,也为了让自己更加安心教书,李文彩把孩子和老人都接到身边。她说:“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就是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截至目前,赫章县累计招录6417名特岗教师,其中5031人在服务期满后,经考核合格继续留任。“5031人中,本科学历占到78%。”赫章县教育局副局长吴开富告诉记者,“2017年全县招录了200名特岗教师,今年服务期满,有194名教师顺利转正。”
“‘特岗计划’已经成为贵州补充农村教师队伍的主渠道,极大缓解了农村教师总量不足、补充困难的问题。”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朱新武介绍,2006年以来,全省已招聘特岗教师12.12万人。一批批优秀青年扎根基层,接棒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他们犹如一粒粒火种,点亮山里娃的求学梦”。
双坪中学堪为例证:今年400名毕业生中,217人考上高中,164人升入中职,升学率达到95%。
支 撑
“要给予更多关爱和理解,多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我就是那个刚到双坪中学就哭鼻子的人,不是怕吃苦,主要是独在异乡心里没着落。”离开双坪乡12年后,现在麻江县中等职业学校任教的罗盛绘,说起那段初为人师的岁月,两眼变得明亮。她说两年多的特岗教师生涯刻骨铭心,如果不是遇到现实难题,自己真舍不得提前离开。
罗盛绘在麻江县的老家距离双坪乡约500公里,当时交通不便,回家一趟路上就得两天。“很喜欢双坪中学的学生和同事,但家人需要照顾,与男朋友的异地恋问题也要解决。”2008年10月,几经思量,她选择离职,走的时候又哭了鼻子。
“老师们对工作认可度很高,离开大都出于家庭和生活方面的现实考虑。”双坪中学现任校长唐胜龙认为,“留人先留心,对特岗教师要给予更多关爱和理解,多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双坪中学如今已旧貌换新颜,两栋新教学楼拔地而起,办公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塑胶篮球场、人造草坪足球场等一应俱全。新建的两栋教师公寓,让老师们倍感温馨。
“除本乡老师外,基本可以满足一人一套住房。”石明警说,房子虽然不大,但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石明警夫妇最关心的事。“女儿快4岁时,双坪乡还没有幼儿园,只好让孩子上了两年学前班。”石明警说,现在家门口有了幼儿园,散步的工夫,便能把3岁的儿子送去上学。女儿在当地上小学,课余时间选了几门网络课程,坐在家里有滋有味上兴趣班。“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么多孩子都能从大山里走出去,相信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差。”石明警说。
“如果当年交通像现在这样方便,我也许会留下来。”罗盛绘说,随着贵州县县通高速公路,如今从麻江县到双坪乡,开车5个半小时可达,全程高速。
同为双坪中学首批特岗教师的徐本华,家在赫章县城近郊,妻子在本地企业上班,两个孩子出生后,两口子更忙了。“2012年修通水泥路后,回家终于有了直达班车,一周回去一次。”
2013年的一天上午,徐本华刚上完一节课,打开手机一看,有妻子打来的10多个未接来电,立马回拨过去,原来是3岁的女儿发高烧。等他坐上班车来到医院时,女儿已经缓了过来,徐本华松了口气,更加感激妻子的默默付出,“有了家人支持,自己才能全心投入教学。”
不久,毕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赫章县城和双坪乡串连到一起。跟妻子一商量,徐本华很快买了辆车,“最快40分钟就能到家,有个急事也顾得过来。”
“在工资津贴、绩效奖励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特岗教师享受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吴开富介绍,为落实好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赫章县2019年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20%以上,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
“要保持特岗教师队伍稳定,不仅靠待遇和感情留人,还要畅通‘上’和‘出’的渠道。”吴开富说,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和城镇化建设推进,城区学校教师需求量激增,“县里要求,城区学校补充教师优先聘用特岗教师。”
乡村教师评聘职称时,不以外语成绩和发表论文作为刚性要求;提高乡村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除了优先提供考调进城的机会,赫章县还制定了差别化的考评办法,推动乡村教师在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优奖励等方面享受更多优惠政策,解其后顾之忧,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前不久,县里组织一次新入职教师培训会,石明警应邀前去讲课,突然发现台下有一张熟悉的面孔,原来是之前从双坪中学辞职的一位特岗教师。在外闯荡两年,这个年轻人选择重返讲台。
石明警心头一喜,那堂课讲得格外精彩。
编辑:益语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