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慈善+金融”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在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华慈善总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善建智爱”慈善信托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田国立
尊敬的宫蒲光会长、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在“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华慈善总会与建设银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和“善建智爱”慈善信托启动仪式,具有特殊的意义。现代金融与慈善事业有越来越多的共通共鸣之处,双方携起手来,以慈善赋予金融向上向善的价值内涵,以金融赋予慈善专业专注的表达方式,可以预见,“慈善+金融”将成为一种新的形态、新的生活方式。
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的基因。这在应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了生动展现,大爱凝聚起了决胜抗疫的磅礴力量。在这期间,中华慈善总会接受社会捐款捐物、及时送达抗疫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银行各级机构和员工支持抗疫捐赠的3.1亿元款物,有不少是在中华慈善总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建行37万名员工表达诚挚的感谢!也正是在这过程中,发现了慈善和金融有非常多的契合点和合作空间。比如,建行在疫情初期协助湖北省相关部门和慈善机构开发了防疫物资保障管理系统等,引入现代金融科技,实现日均调度物资200多万件,大大提升了物资管理能力和配送效率。
慈善属于第三次分配的范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第三次分配作为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当中,金融都深度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三次分配过程中,金融同样需要主动参与其中,并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培育乐善好施社会风尚方面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我个人理解,现代慈善事业不仅是最初意义上的济困助贫,更是基于广博的胸怀,关心社会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公平地获得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这也正是新时代的金融——我们称之为“新金融”的核心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的金融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守社会公平正义的边界,而不能像西方金融那样放任资本逐利、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的金融与慈善具有高度的价值观共鸣。
近年来,建设银行开展了新金融探索实践。通过实施金融科技战略,借助现代科技和互联网努力使社会公众都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通过实施住房租赁战略,搭建开放共享的住房租赁平台,帮助千家万户实现“安居梦”;通过实施普惠金融战略,依托大数据和智能风控技术推出“惠懂你”等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手机上就可以方便地办理贷款。建行还在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建设“劳动者港湾”,方便清洁工、出租车司机、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歇脚、热饭、喝水、上厕所;创新推出了“民工惠”产品,帮助农民工摆脱讨薪难的困扰;在全国50多万个乡村设立了66万个“裕农通”服务点,使农民在村口就能享受到存取汇缴投等金融服务。通过新金融在全社会传递“善”的温度、汇聚“善”的力量,这本身就是现代慈善的题中之义。从长远看,金融与慈善事业将会越走越近。
因此,这次双方战略合作的意义非同寻常。在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通过双方共建系统平台、共享数据资源,共同打造服务社会大众、汇聚善意爱心的新生态。今天即将启动的“善建智爱”慈善信托计划,就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但这仅仅是个开端,后续合作的空间非常大。这是个方兴未艾,值得为之投入激情和奋斗的大事业!我相信,通过跨界合作、整合双方资源,相互赋能、相得益彰,“慈善+金融”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谢谢大家!
编辑:益语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