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行走的中轴线”户外参与式演出在永定门城楼下开启,这也是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周末艺聚”艺术推广活动推出的特色体验之一。 本报记者 方非摄
与身着民国服饰的演员一路相伴,沿着中轴线探索北京城的前世今生……近日,一场“行走的中轴线”户外参与式演出在永定门城楼下开启,这也是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周末艺聚”艺术推广活动推出的特色体验之一。自2017年创办以来,“周末艺聚”五年累计开展活动600余场,开放展览800余天,参与人次上千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品质化、多元化。
一次体验让观众沉浸于中轴之美
深秋的永定门公园内银杏正黄,一群观众戴上耳机,由演员带领,从永定门城楼出发,步行穿过中轴廊道,踏上了一段围绕南中轴线建筑、历史、民俗文化展开的时空漫游。
旅程中,观众可以跟随演员一起放风筝、斗蛐蛐,探索古建筑的测绘方式;耳机里,居民与学者共同讲述的北京故事和南中轴线市井生活的吆喝叫卖,勾起了大家的儿时回忆;参与者还可以和同行的朋友们相互配合,共同画下心目中北京城的样子……这个融合了声音引导、视觉体验、角色扮演、肢体表演、互动参与、口述历史等元素的“参与式城市漫游声音剧场”,让观众多维度感受着城市的变迁与中轴线文化之美。
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戏剧体验,观众俞女士在摘下耳机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没想到能够代入到这个程度。我是在西郊长大的,生活在北京4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认识北京,感慨太多了,这种体验很‘奢侈’。”
“行走的中轴线”活动从去年5月启动,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北京的四季。“策划这个活动既是尝试探索剧场以外的演艺新空间,也是想让艺术与生活有更多融合。”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树聪表示,现在,很多观众的观剧诉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欣赏一部剧,而是希望通过戏剧去充实自己,“行走的中轴线”正是从这个点出发,希望通过短短一小时的艺术呈现,去建立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连接,让参与者在过程中去感受艺术、丰富内心。
多彩活动推动剧院“全天候开放”
“行走的中轴线”仅仅是天桥艺术中心“周末艺聚”的众多特色项目之一。五年来,“周末艺聚”充分利用剧院的优质舞台艺术资源、丰富公共空间、完善配套设施与综合宣传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向大众开放,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普及、公共开放日、艺术展览等活动。
领略舞台剧场文化的“剧院之旅”,亲身体验非遗艺术的“艺术研习社”,促进行业交流的“大咖讲座”,为艺术爱好者搭建展示平台的“艺术+”公共展演,聚焦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打造的“大美中国节”系列沉浸式公共开放日……通过一场场各具特色的“周末艺聚”活动,更多市民在看剧之外也能走进天桥艺术中心,获得高品质的艺术体验。
“‘周末艺聚’从倡导大家‘来艺术中心度周末’到倡导剧院‘全天候开放’,让艺术与生活无缝连接。”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表示,未来“周末艺聚”还将围绕优质舞台内容打造更多适合大众的艺术普及活动,并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让“艺术不设限,全民乐参与”,积极助力“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打造。“‘周末艺聚’既为优质舞台作品培育了潜在的观众,也通过对青少年的艺术普及和兴趣培养,为首都艺术人才蓄力。”
坚持公益让市民零门槛接触艺术
“周末艺聚”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除了专业的内容策划和丰富的活动形式,也源于它始终对公益性的坚持。“这些活动主要以免费和低收费艺术活动为主,线上线下同步开放,让艺术零门槛。”张利介绍,“周末艺聚”还通过增设线上音频、视频手语等“无障碍”辅助方式,提升活动对基层与特殊群体的覆盖面。
同时,天桥艺术中心还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下的艺术推广新方式,通过短视频、直播、音频等方式让艺术发力线上;联动天桥区域文艺院团及众多文化传承人,重点挖掘非遗项目、文化故居等属地特色,搭建区域文化传承复兴平台;通过联动周边社区和街道,积极构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张利表示:“未来,天桥艺术中心将持续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加强与社区、学校、行业的联动,把‘艺术走出去’做实,将优质艺术内容送达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
一场“行走的中轴线”户外参与式演出在永定门城楼下开启,这也是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周末艺聚”艺术推广活动推出的特色体验之一。 本报记者 方非摄
与身着民国服饰的演员一路相伴,沿着中轴线探索北京城的前世今生……近日,一场“行走的中轴线”户外参与式演出在永定门城楼下开启,这也是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周末艺聚”艺术推广活动推出的特色体验之一。自2017年创办以来,“周末艺聚”五年累计开展活动600余场,开放展览800余天,参与人次上千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品质化、多元化。
一次体验让观众沉浸于中轴之美
深秋的永定门公园内银杏正黄,一群观众戴上耳机,由演员带领,从永定门城楼出发,步行穿过中轴廊道,踏上了一段围绕南中轴线建筑、历史、民俗文化展开的时空漫游。
旅程中,观众可以跟随演员一起放风筝、斗蛐蛐,探索古建筑的测绘方式;耳机里,居民与学者共同讲述的北京故事和南中轴线市井生活的吆喝叫卖,勾起了大家的儿时回忆;参与者还可以和同行的朋友们相互配合,共同画下心目中北京城的样子……这个融合了声音引导、视觉体验、角色扮演、肢体表演、互动参与、口述历史等元素的“参与式城市漫游声音剧场”,让观众多维度感受着城市的变迁与中轴线文化之美。
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戏剧体验,观众俞女士在摘下耳机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没想到能够代入到这个程度。我是在西郊长大的,生活在北京4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认识北京,感慨太多了,这种体验很‘奢侈’。”
“行走的中轴线”活动从去年5月启动,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北京的四季。“策划这个活动既是尝试探索剧场以外的演艺新空间,也是想让艺术与生活有更多融合。”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树聪表示,现在,很多观众的观剧诉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欣赏一部剧,而是希望通过戏剧去充实自己,“行走的中轴线”正是从这个点出发,希望通过短短一小时的艺术呈现,去建立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连接,让参与者在过程中去感受艺术、丰富内心。
多彩活动推动剧院“全天候开放”
“行走的中轴线”仅仅是天桥艺术中心“周末艺聚”的众多特色项目之一。五年来,“周末艺聚”充分利用剧院的优质舞台艺术资源、丰富公共空间、完善配套设施与综合宣传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向大众开放,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普及、公共开放日、艺术展览等活动。
领略舞台剧场文化的“剧院之旅”,亲身体验非遗艺术的“艺术研习社”,促进行业交流的“大咖讲座”,为艺术爱好者搭建展示平台的“艺术+”公共展演,聚焦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打造的“大美中国节”系列沉浸式公共开放日……通过一场场各具特色的“周末艺聚”活动,更多市民在看剧之外也能走进天桥艺术中心,获得高品质的艺术体验。
“‘周末艺聚’从倡导大家‘来艺术中心度周末’到倡导剧院‘全天候开放’,让艺术与生活无缝连接。”天桥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表示,未来“周末艺聚”还将围绕优质舞台内容打造更多适合大众的艺术普及活动,并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让“艺术不设限,全民乐参与”,积极助力“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打造。“‘周末艺聚’既为优质舞台作品培育了潜在的观众,也通过对青少年的艺术普及和兴趣培养,为首都艺术人才蓄力。”
坚持公益让市民零门槛接触艺术
“周末艺聚”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除了专业的内容策划和丰富的活动形式,也源于它始终对公益性的坚持。“这些活动主要以免费和低收费艺术活动为主,线上线下同步开放,让艺术零门槛。”张利介绍,“周末艺聚”还通过增设线上音频、视频手语等“无障碍”辅助方式,提升活动对基层与特殊群体的覆盖面。
同时,天桥艺术中心还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下的艺术推广新方式,通过短视频、直播、音频等方式让艺术发力线上;联动天桥区域文艺院团及众多文化传承人,重点挖掘非遗项目、文化故居等属地特色,搭建区域文化传承复兴平台;通过联动周边社区和街道,积极构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张利表示:“未来,天桥艺术中心将持续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加强与社区、学校、行业的联动,把‘艺术走出去’做实,将优质艺术内容送达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