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点菜’,志愿服务队‘按需下单’。”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新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志愿者讲师正为上东村民们生动地讲述着垃圾分类课程;红色故事《少年游击队》、皮影戏《鸡毛信》……惠州少儿图书馆为特殊儿童群体派发的“宝贝阅读”大礼包送到了惠州市护苗培智学校及其他乡村儿童服务站;“原来晚上的水东街这么热闹,无人机表演让我们眼前一亮。”9月28日夜幕降临,来自东莞的游客陈思司一家,看到千架无人机在东江上凌空飞起,江水两岸古城流光溢彩,画面震撼了陈思司和家人的心……
近年来,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惠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创新方法形式不断激发文化新活力,精神文明建设结下累累硕果。
千架无人机在东江上凌空飞起。图片来源:惠州日报记者 汤渝杭
文明创建 引领新风尚
五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临街店铺占道经营的现象少了,内街小巷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车辆乱停放的现象也越来越少,惠州城市颜值不断提升,逛农贸市场像逛商场一样,全城刮起了文明新风。”说起文明创建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变化,在惠州居住多年的潘云竖起了大拇指点赞。
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要有“知礼仪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创建文明城市,给惠州人民带来的不仅是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的改观,更是从更广泛意义上人们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
丰湖书院。图片来源:惠州日报资料图片
近年来,惠州文明创建硕果累累,2020年,惠州第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博罗县、龙门县第二次蝉联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桂冠。“十三五”期间,惠州市新增11个国家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先进单位,“硬骨头六连”获评全国“时代楷模”。
在五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的基础上,惠州以创聚力,不断巩固扩大提升文明创建成果,持续推动文明创建迈向纵深,用看得见的创建成果,说不完的文明故事,回应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以打造“志愿之城”为抓手,惠州注重将“创建文明城”和“培育文明人”有机结合,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一肩“挑起”三代人,无怨无悔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天的“中国好人”刘日芳;坚持志愿服务20多年,志愿服务时长超2.9万小时的“广东好人”李金海……在惠州,“身边好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事迹温暖了身边人,照亮了社会的价值星空,充分体现了惠民之州的精神和风骨。目前,惠州市共有“惠州好人”885人、“广东好人”77人、“中国好人”40人。
惠州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服务。图片来源:惠州文明网
在“身边好人”的感召下,惠州市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服务。目前,全市在惠州志愿服务网注册志愿者超120万人,几乎每5名全市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名注册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超6300支。“有时间做志愿者,有问题找志愿者”,成为了大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自觉。
为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惠州在拥有超120万名志愿者的大背景下,创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并在拥有两个全国试点(惠东县、博罗县)、2个省级试点(惠城区、龙门县)、3个市级试点(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的基础上,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先行的“矩阵”全面铺开,在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315个。有地方去,有人提供服务,有经费保障,能持续下去……惠州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队伍进一步扩大、活动进一步扩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风吹拂着千家万户。
大亚湾区霞涌街道东兴社区与海丽达幼儿园联合开展“童心向党 爱心育苗”系列主题活动。图片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匡湘鄂 通讯员 洪嘉慧
文化惠民 满足新需求
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基本形成
“多年过去,我曾见到无数家伙参与追风筝,但哈桑是我见过的人中最精此道的高手……”十一期间,市民田浩坐在慈云图书馆二楼阅读室里,正读到《追风筝的人》里的这段文字。
在惠州,像田浩这般爱阅读的市民还有很多。公共图书馆对全民阅读的推行,农家书屋、概念书店、特色书吧在惠州各地日渐兴起,让市民阅读变得触手可及。弥漫开来的书香成为这座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底色。
升级改造的惠州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全新上线。图片来源: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陈奇
以大文化构建大服务。近年来,惠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红利惠及全民。
目前,全市建有6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6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7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62个行政村(社区)文化室,1274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惠州市数字图书馆,市、县、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达1341.87平米,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基本形成。
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惠州积极开展各项重大主题文艺创作展演活动,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描绘美好生活、赞誉先进典型、抒发人民心曲的精品佳作陆续诞生,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博罗龙华大鼓。 图片来源:惠州日报资料图片
歌曲《记住乡愁》、电影《灵魂的救赎》、广播剧《海上升明月》《县令张津》4部作品入选省第十、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惠州优秀作品及人才获省级以上奖项200余项。陈安邦、何涤、丘金贝3人认定为广东省从艺70周年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惠州歌舞剧院获评全省十强文艺院团。2个节目参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更有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通过不同渠道、载体走出惠州、走出国门,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如,龙门农民画、惠东渔歌等特色地域文化远赴埃塞俄比亚、赤道几内亚、墨西哥交流展演。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文化惠民是其最生动的注脚。
新春送春联、义拍全家福、扶贫送温暖……每逢传统节日,惠州市文艺志愿者们赴农村、进社区、下基层,围绕节庆,大力开展各项文艺惠民主题活动,用文艺的方式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艺成果惠及人民大众。
文旅融合 激发新活力
年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5%以上
一间工作室,两位非遗传承人,和以往关起门做饼,面对面销售的方式不同,惠州非遗传承人李超宏、李晓聪架起手机开始了网络直播;在位于惠州西湖周边的康帝酒店,惠州市推出的非遗手信,甄选了五种非遗产品,更将惠州西湖、朝京门等美景作为包装印上礼盒,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
“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在互联网大潮中,惠州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惠州非遗与现代生活、与时尚结合起来,成为了“火”在当下、“活”在当下的一种存在。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历来重视对城市文化品牌的擦亮,先后出台了《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
挺秀书院大门。图片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香金群 欧阳成
在高度重视之下,惠州文物保护也颇有成效。“十三五”期间,惠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处增至3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由19处增至40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22项(其中国家级2项),2人成功列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与此同时,惠州市先后投入约5亿元资金修缮建成葛洪博物馆、东坡祠、宾兴馆、东湖旅店、高潭革命历史文化陈列馆等一批重点文化文物项目,东湖旅店更是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第一名。
改造之后的重点文化文物项目,以各自独特的姿势彰显着惠州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了一张张展示惠州深厚文化底蕴和高雅文化品位的亮丽名片。
2019年,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正式挂牌,诗与远方“牵手”前行,开启了文旅体融合新篇章,也激发了惠州市文旅产业发展新活力。找准文化、旅游等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惠州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打造了不少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亮点,形成文旅发展良好态势。
“十三五”期间,惠州西湖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旅游景区由12家增至39家,5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居全省第一梯队。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2个。惠州市年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5%以上,并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市。
市民感受
惠州市保利文化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华:近年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邀请了傅聪、理查德·克莱德曼、中国三大男高音等著名音乐人到惠演出,售票情况都十分不错。这说明惠州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崛起。文化消费市场崛起的背后,说明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提升,惠州的文化环境持续向好。市民从求票、购票到抢票,这一现象不仅让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的运营方保利院线有信心持续引进高水平的演出,更让国内一流演出单位有信心选择在惠州演出。
惠州市东坡公益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陈向东:惠州市东坡公益志愿服务队注册于2018年,从刚开始注册的10多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3000多人,人员增长很快。目前,感觉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惠州这座文明城市的背后,也有着我们志愿者的一份功劳,我们为文明城市而自豪,为做志愿服务而自豪。
数说亮点
全市注册志愿者超120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超6300个,“有时间做志愿者,有事情找志愿者”成为惠州新风尚。
惠州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达1341.87平米,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基本形成。
全市A级旅游景区由12家增至39家,5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居全省第一梯队。(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龚妍 谭琳)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