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习之
赴清华考察 “学长”习近平这样诠释心中的“大学之道”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出席师生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四月的北京,清华园内紫荆芳菲、绿影婆娑,清华学子迎来了他们的“学长”习近平。
参观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看望正在训练中的校篮球运动员、考察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和重点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同师生代表亲切座谈……这位从清华园走出来的最高领导人,为母校110周年校庆送上祝福,更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勾画蓝图。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参观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这次在清华大学考察,他再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习近平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对中国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
5年前,习近平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中,称清华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5年后的今天,习近平强调,“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110年来,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清华大学执教;钱三强、王淦昌等14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为国家输送了无数栋梁之才。
“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引领着清华大学始终行进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前端,成为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在清华大学主楼二层大厅看望部分老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并同他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强调,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他强调,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除了培养一流人才方阵,习近平还提出,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合作。
——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国家和民族的战略高度,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协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催生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创新,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高校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正如习近平在此次考察中指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
——要坚持开放合作
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才能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习近平在此次考察中强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离开学校时,同师生们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鼓励青年“接力奋斗”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人在习近平心中有着很重很重的分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对于教师,习近平强调“三要”:要成为大先生,要研究真问题,要坚定信念。
对于青年,习近平语重心长,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这就意味着,广大青年不仅是现在的生力军,也是未来的主力军。同向同心,当代青年与最鲜明的时代主题不期而遇。对当代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
他寄语青年十六个字——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
如何才能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殷殷嘱托、发人深思,切切勉励、催人奋进。(曲源)
编辑:益语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