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217岁生日的当天,在国际儿童图书日到来之际,由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新孩子”专项基金发起的“2022国际儿童图书日系列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童书重构传统之美”为话题,旨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儿童阅读,培养儿童全球意识,促进国际理解,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家书店、图书馆、学校、出版单位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朗诵艺术家、中国教育电视台《诗意中国》总导演、主持人张宏主持,中国前驻丹麦王国特命全权大使刘碧伟,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会长孙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阚丽君发表致辞。
<刘碧伟>
<孙柱>
<阚丽君>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爱阅人物奖得主、“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朱永新,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现任主席,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张明舟,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学者、 “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兼秘书长童喜喜进行了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比较文化与翻译研究所所长、安徒生奖得主李文婕,时代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张堃,新阅读研究所执行所长、儿童文学作家、2018年中国全民阅读十佳推广人李西西,凯叔讲故事APP创始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凯叔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张明舟发表了题为《安徒生与国际儿童图书日》的主题演讲,他表示,4月2日既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生日,也是国际儿童图书日,是世界各国儿童共同庆祝的节日,为了推动全世界的儿童阅读,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设立了一个属于全世界未成年读者自己的阅读节日——国际儿童图书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Book Day)。最后,张明舟朗诵了国际儿童图书日2022年主题献词,为全世界的小读者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张明舟>
在《儿童复活传统美好》的主题演讲中,童喜喜从儿童的视角,通过童书、阅读、儿童等多重维度,形式、内涵、精神等不同境界,分析了如何落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童喜喜认为,儿童意味着未来,美好传统必须通过儿童才能拥有真正的未来;复活就是重生,这不是复制而是重新创造,被儿童复活的美好传统必然将传承与发扬结合。
童书,是传播、传承、发展传统之美最重要的载体。朱永新在《童书重构传统之美》的主题演讲中,点明了本次活动的主旨。他认为,童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当承担起传播、传承、发展“真、善、美”这种永恒精神传统的责任,以童书重构传统之美,建立起传统与现代、与未来的连接。就像他曾在《给新孩子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的总序中强调的那样:“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创造未来的底气之所在。致敬古人、传承美好、重述经典,我们怀着这一心愿,满怀虔敬地汇聚和行动。”以童书重构传统之美,用阅读理解传统之美,让生命活出传统之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值得我们一生研究的课题。
<朱永新>
此次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童书重构传统之美,从安徒生说起”圆桌论坛,朱永新、张明舟、曹文轩、刘碧伟、李文婕、李西西、张堃围绕主题,分别从阅读推广、学术、创作、外交、出版等多个维度,讲述了自己与安徒生的因缘际会,共同探讨了童书与传统间密切的关系与深刻的意义,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童书该如何传播、传承和发展传统之美,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分享与对话。
<李文婕>
<曹文轩>
<李西西>
<张堃>
作为启动仪式的一个特别环节,凯叔讲故事APP创始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凯叔朗诵了安徒生著名作品《丑小鸭》,引起了大家的一片欢呼。
<凯叔>
活动的最后,依次发布了“致敬安徒生”全国书店共庆活动和“新孩子”全国百校传统文化共读活动,还同时发布了面向全球小朋友举办“致敬安徒生,描绘新篇章”主题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及“我最喜爱的中国历史人物”征集活动。据悉,“致敬安徒生,描绘新篇章”绘画征集活动的优秀入围作品不仅将获得中国儿童艺术基金会颁发的电子证书及美乐童年提供的绘画礼物,还将被推荐至丹麦安徒生博物馆进行评选,并有机会作为馆藏作品被博物馆留存。具体征稿启事可登录官方活动平台——微信公众号:“生命树童书”(“致敬安徒生,描绘新篇章”征集活动)、“新孩子”(“我最喜爱的中国历史人物”征集活动)查看。
<张宏>
至此,“2022国际儿童图书日系列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国韬奋基金会和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指导,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生命树儿童悦读专项基金、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新孩子”专项基金、韬奋基金会“阅读三十人论坛”专项基金主办,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新阅读研究所、北京开卷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好未来公益基金会联合承办,并受到美乐童年、时代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平行线教育、新蕾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京东图书、未来阅读家、人民天舟(北京)出版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