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明天,你想怎样说再见?
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建设,追寻“雷锋”足迹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记者走访了几位市民,倾听他们讲述逝去亲人的往事。如果没有明天,要留下爱与希望,这是几位逝者给世界的回答。而在生者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思念,更是力量。
点燃志愿服务的火炬
“周幺婶家在菜市场的中间段哦”“你往前再走一个路口就到了”“顺到左手这个坡坡下去就是幺婶家了”……走进大佛段正街,穿过绵绵小巷,两旁的建筑或拆除或改造,正逐渐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2016年,孝老爱老、热心志愿者事业30余年的周幺婶从这里永远地离开了,但人们,都没有忘记她。
大佛段正街与谦泰路相连的东坪坡上,一间小屋外,盛开的油菜花中堆满了凌乱的石块和砖瓦。周幺婶的家也面临着拆迁。阶梯下,周幺婶的丈夫聂世民靠墙而坐,时而抽根烟,或抿上一口茶。“我和幺婶在这里住了一辈子,舍不得啊。”聂世民说,幺婶去世已快3年了。每过一段时间,儿子就会来个电话,让聂世民搬去他家住,“我每次都拒绝。”
聂世民拒绝的理由看似荒诞:他要照顾一猫一狗。
这是周幺婶留给聂世民的念想。小猫叫咪咪,傲慢不已,除了幺婶,谁都不理。“快3年了,就是幺婶走的那几天,咪咪让我抱了抱,之后,再也抱不到了。”聂世民再一次伸手想抱住咪咪,却又一次被它无情地跳走。
若咪咪是安静的守护者,那一旁的狗就是喧噪的卫士。幺婶没有给狗取名,聂世民每次就以“喂”“唉”唤狗。只要屋门一有人经过,狗就狂吠不止,“它就像我的信号灯,随时都在保护我。”
言语间,聂世民一会儿追着咪咪抱,一会儿抚摸一下狗狗。正聊着,他又一次接到儿子打来劝搬家的电话。如咪咪拒绝他一般,聂世民再一次拒绝了儿子的好意。“房子就快拆了,能多在这里待一天是一天吧。”
当年幺婶照顾的老人们,一部分因年事已高,相继离世,另一部分因老城区拆迁,不知踪迹。“谁没个老的时候,我能帮一把是一把。这是她最常说的一句话。”聂世民说,一开始,周幺婶将孤寡老人厚重的衣服拿回家洗时,他还不太理解,如今,周幺婶去世了,聂世民却还时常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除了聂世民,还有不少人接过了周幺婶传下的志愿服务接力棒,“周幺妹”就是其一。对于“周幺妹”周金伶来讲,“干妈”周幺婶留给她最珍贵的遗物,莫过于那件干活时穿的围裙。
周金伶大学刚毕业就加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周幺妹”。周幺妹说,很庆幸遇到周幺婶,并认她为干妈,能随她入户走访,学习工作。看到周幺婶不怕脏不怕累地帮助身边的困难老人,周幺妹更加坚定就要如周幺婶一般,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
周幺妹正在整理周幺婶生前穿过的围裙。 记者 郭旭 摄
周幺妹接棒后,将目光投放到青少年身上。“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成了她研究的课题。“孩子们的假期怎样过才有意义,外来务工子弟如何过假期,孤儿的假期又怎么办……”周幺妹策划了一个“七彩课堂”活动,召集了附近高校的本地大学生和辖区内的消防、警察志愿者,一起陪小朋友过寒假,给他们辅导功课,教授礼仪、安全等知识。她介绍:“如果家长忙不过来,我们可以让志愿者接送孩子。”
这个活动得到了周幺婶的赞赏。“干妈在生病的时候,还嘱咐我要把活动坚持做下去,当好志愿服务者。”周幺妹说,她思念周幺婶的方式与别人不同,每一次做完志愿服务后,内心深处总会浮现出周幺婶穿着围裙帮老人洗衣服的画面。“越干越思念,越念越有干劲。”
留下生的希望
傅思群抚摸着照片上儿子的脸庞,眼泪夺眶而出。 记者 崔景印 摄
去年底,他们唯一的儿子,永远地离开了。
家里几乎没有留下儿子生前的物品,怕睹物思人,年过半百的老人,实在承受不住灼心之痛。偶尔翻开器官捐献证书,沧桑的眼两两相看,彼此安慰,“我们儿子没有走,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捐献器官和遗体,是他们替儿子决定的,“儿子生前很有爱心,捐献也是我们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让还有希望活下去的人,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3月29日,记者来到黄桷垭崇文路傅思群家中,她和老伴正在收看一档寻亲节目,看到电视里亲人重逢的场面,傅思群眼里泛着泪光。
“儿子走前的十多天时间,陷入了深度昏迷……”傅思群忘不了,孩子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她一直陪在医院病房里,寸步不离。
去年11月16日,吴坦突然呕吐不止,随后失去意识,紧急送医,几天后动了手术,抽出脑部的积液,“整个人都清醒了,还可以在医院的走廊来回走动。”傅思群翻出手机,里面保存着儿子唯一的照片,吴坦头上裹着纱布,站在医院大楼前,人很精神。
可万万没想到,12月4日,吴坦病情再次恶化。而他的一句不完整的话,却成了告别母亲的最后一句话,“妈妈,不好。”
一旁的大姨小声询问,“妈妈哪里不好了?”“妈妈不好,老是照顾我,不顾及自己的身体。我的妈妈,真好。”
12天后,吴坦离世,极度悲痛中,傅思群和老伴做出一个决定:捐献出儿子的器官和遗体。“一个生命的结束,能让更多的生命重生,也算是为社会做最后的贡献吧。”
傅思群家住一楼,客厅家具摆放的位置,因儿子的离开,作了调整。阳台外的山茶花开了,阳光下特别鲜艳,而吴坦却看不到了。
傅思群说,2005年,吴坦因脑血管畸形动手术,术后引发癫痫等并发症。13年来,他们为了给孩子看病治疗,省吃俭用终于扛过来了,可儿子还是走在他们前面。36年,父母和孩子的缘分就此定格。
“儿子走后,他的东西都处理了……”吴爸爸瞒着老伴,悄悄留下儿子的婚纱照。傅思群抚摸着照片上儿子的脸庞,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她至今都还记得,儿子上高中时给她打的一个电话。
“妈妈,今天是母亲节,祝您节日快乐,下班回家有惊喜哟。”傅思群回到家,满满的一桌菜还有温度,原来,吴坦特地请了半天假,做好饭后又匆匆赶回学校上课。
父亲眼中,儿子是善良的、富有爱心的孩子。汶川地震的时候,吴坦买了50箱矿泉水,还到医院当志愿者,帮忙照顾伤员。“捐献器官,如果吴坦知道,他也会这么做的。”
吴坦离开了,他的肾脏和肝脏移植到器官衰竭的病人体内,挽救了垂危的生命,一对眼角膜将帮助眼病患者重拾光明。
今年清明,两位老人来到璧山,参加重庆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看着纪念碑上镌刻着儿子的名字,此时,无尽的思念和爱,都化作了泪水,“是时候跟孩子说再见了……”
春节期间,吴坦的小学、初中同学相约,陪着老两口吃团年饭,“傅阿姨,我们和吴坦是好朋友,大家都很喜欢他,现在他走了,以后每年我们都来陪您和叔叔过年。”傅思群和老伴心里暖暖的,自己有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儿子。未来,他们打算出去走走、看看,心里的痛就交给时间。
让助人的习惯延续
罗素芳用丈夫留下的钢笔写信,字里行间都是对丈夫的思念。 记者 崔景印 摄
每天下午,海棠溪街道学府大道片区“路长”罗素芳都准点开启当日的巡街工作。“王姐,你摊前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哦。”“同学,下面就是天桥,近得很。”罗素芳刚招呼商户注意门前五包,紧接着提醒横穿马路的大学生,忙得额头浸出了汗,却不忘用笔将每一件事记录下来。
从学府大道69号小区到慧园小区附近,300米的道路,罗素芳巡了约2个小时。“今天巡街顺利吗?比平时可早了许多哟。”小区的保安同罗素芳打了个招呼,并告诉记者:“罗素芳平时一般都巡街至5点才到家。”
海棠溪街道街长制规定下午巡街时间为2点至4点,但罗素芳几乎每天都会“加班”到5点,到底是这段道路太难巡,还是制度规定时长不合理?
“是我想让志愿者的工作填满整个生活。”罗素芳回答。
2005年,罗素芳的丈夫被检查出肺癌,仅8个月时间,就离开了人世。“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塌了。”罗素芳感到自己的心似乎被掏空。她终日神情恍惚,只能用写日记的方法排遣内心孤独无助的绝望。
“你为什么狠心抛下我?”“对不起,我还是无法恨你。”“忘不了你。”“我真的好想你。”……每一日,罗素芳都会用笔写下思念丈夫的话。她在日记里写了很多很多,有哀怨的,有惊恐的,也有发狠的,所有这些归结在一起,就是她无法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解脱出来。1本、2本、3本,不知不觉中,罗素芳的头发长了,也白了。每日的泪水侵蚀着她伤痛的心,也似乎刮伤了她的脸,“躲在屋子里的2年,我看上去老了快20岁。”罗素芳说。
女儿想让罗素芳尽快走出来,发疯似地撕毁了父亲的照片和留下的书信。罗素芳的好友们也相继到家中探望,希望能开导她。
前来看望的朋友中,有一名社区工作者每天都来同罗素芳聊天,时常讲述志愿者所做的事。罗素芳想起,替同事解忧,帮邻居排难,丈夫在世的时候,也时常做类似帮助他人的好事。“你也可以的”,当朋友如此鼓舞自己时,罗素芳握笔在日记本上写道:亲爱的,你说我真的可以吗?
多番劝说后,罗素芳终于踏出了房门,走进了社区。
一开始,罗素芳当楼栋长,负责她所居住的那栋楼。慢慢的,她开始“加活”,文明劝导、入户走访、敲门普查等。罗素芳越来越忙,甚至经常顾不上吃饭。“忙点好,忙起来就没有时间想念。”
罗素芳白天忙志愿者服务不再流露出伤感的情绪,但夜深人静时,手里总紧握着那只钢笔,看着丈夫的眼镜,难以入眠。日子久了,女儿便心疼了。母女俩作出约定,将丈夫的所有物品放在一个铁盒子里,除了那支留下的钢笔。“我打算用它记录下自己的志愿者故事。帮助他人,是我们夫妻俩一起做的。”在每年清明节时,罗素芳才能打开尘封的“记忆盒”,睹物思人。
那天,罗素芳早早赶回家,打开了那怀念已久的铁皮盒子。
一尺饭桌,一副眼镜,一张纸,还有那支丈夫留下的钢笔。“亲爱的,又是一年了……”这封信很长,写得很慢。除了几句生活现状的讲述,满满的一页纸,无尽的哀思。
奇怪的是,在满页的思念中,记者找不到一处写有爱人的名字。当问及老伴姓名时,罗素芳微笑着拒绝了,她说:“就让他的名字藏在我的心里吧。”
“小桔灯”的温暖
李世瑚给后人留下一本本珍贵的“日记”。 记者 崔景印 摄
“我也是搞教育事业的,就想为贫困孩子做点事。”任教30余载,时刻心系教育事业,她在百岁寿宴当天,向民进重庆市委“小桔灯”基金会捐赠10万元,定向资助贫困孩子。李世瑚,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用一生的时间来书写教师这一伟大的身份。
如今,李奶奶百年归老,她这盏“小桔灯”点亮着孩子们的求学路,也永远暖在人们心中。
“记得小时候去外婆家,晚上7点到7点半是不能去打扰的。”李世瑚的外孙女陈杨洋回忆,老人每天都会收看《新闻联播》,关心时政要闻,还会将重要的新闻摘抄下来,一家人吃饭或是聊天的时候,李世瑚会把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告诉给家里人。这一习惯,李世瑚坚持了很多年,给后人留下了一本本珍贵的“日记”。
李世瑚出身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李授承创办过丰都县女子学校。父亲坚持送她上学,让她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她也因此跟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看着身边很多同龄的孩子,无法上学,外婆告诉自己,今后一定要帮助更多的孩子走进学堂,学习科学知识。”陈杨洋说。1941年,李世瑚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前身)毕业,来到重庆,先后在市六中、市一师、市二师和市11中执教,担任生物老师,直至1972年退休。
当教师时,李世瑚工资不高,要养育5个女儿,还要资助弟弟念大学,一家人的日子并不宽裕。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瑚也竭尽所能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她常把家里的旧衣服拿给有需要的学生。
后来,李世瑚的5个女儿都踏上了工作岗位,且事业有成。在女儿们眼中,母亲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自始至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母亲的敬业精神为我们作了表率。”
如今,老人的外孙们也个个成才,有2个博士、4个硕士,其中1人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陈杨洋说,外婆为人低调,从来不讲大道理,而是用坚韧不拔的性格、与人善良的心灵、一丝不苟的行为激励着他们。
李世瑚退休后,仍心系贫困学生。她省吃俭用,在百岁生日那天,将自己毕生积攒的10万元钱,捐赠给民进重庆“小桔灯”基金会,并嘱托“小桔灯”一定要帮助那些因贫困而无法读书的孩子们。
“外婆做到了,兑现了她多年的承诺——我也是搞教育的,就想为贫困孩子做点事。”陈杨洋为外婆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位百岁老人,一句淡淡的话语,虽波澜不惊,却温暖亲切。“外婆于2016年元宵节离开了我们,她像一盏小桔灯,照亮着孩子们的求学路,也永远暖在我们心中。”
母亲的家训
马宏拿起老照片,提笔写下关于母亲的一些回忆。 记者 郭旭 摄
“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善待他人,心态平和,学会谦让,身心健康,以舍为德,诚信为本,低调务实,夫妻相敬,读书为先,感恩社会。”这是马宏家的家规家训,也是母亲留下来的家训。“母亲去世了这么多年,我依然记得她跟我说的话,教给我的做人道理。”马宏说。
母亲原名闫满景,十几岁就参加革命,是一名老党员。但更多的时候,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母亲,她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养育兄妹几个长大。
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父亲工资很低,母亲竭尽所能给兄妹几个创造好的条件。为了让孩子吃一口饱饭,孩子们吃粮食,母亲喝盐水吃腌菜。“直到现在,我们家里都很节约,不浪费粮食。”马宏说。
“母亲在的时候,家里面热热闹闹的。”马宏说,母亲是北方人,擅长做面食,逢年过节一家人都会聚到一起炸“油撒子”吃,特别和睦。母亲去世后,虽然也还聚会,但是再也找不到母亲在世时的感觉了。
现在,马宏同妻子、老父亲搬来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家里也算是四世同堂,其乐融融。”马宏边说边找出了当年的全家福:照片上的母亲很年轻,父亲还很高大俊朗,兄妹三个依偎在父母身旁……
马宏说,母亲1981年去世,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但是这个家里依然有母亲的影子,有母亲的骨血,因为有传承。“母亲临终的时候交代我,要孝敬父亲。”马宏说,母亲去世后,一直都是爱人李长容和自己一起照顾生病的父亲。
说话的时候,马宏的爱人正在给父亲捶背揉肩。“父亲之前做了膀胱癌手术,生活无法自理,现在又患了阿尔茨海默症,昨天刚从医院出来,在医院他睡不好。”已经95岁高龄的父亲依旧被照顾得很好,穿得干干净净,每天都要定时去“锻炼”一下。
由于父亲不能动弹,害怕他腿部肌肉萎缩,现在每天晚上他们都要给父亲泡脚擦脚,“用葱皮、老姜、麻黄、红花、大葱熬水……”马宏说,在这个家里,大家分工明确:平日里妻子主要负责照顾父亲,自己负责接送孙子和买菜,儿子儿媳忙完工作下班回家也能吃上家里的饭菜。
马宏说,最让他感动的是,儿媳晚上下班回家也经常会帮着妻子一起照顾父亲。“洗澡、洗衣服、擦身体,样样都做。”这个就是言传身教,不需要说什么,因为后辈们看到了自己是怎么尽孝的。母亲言传身教的“孝与爱”,已如家风一般浸入骨血,就连小孙子回家都会来照顾祖祖。
母亲的教诲是:“要争取上进,跟党走,多做善事,助人为乐。”
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马宏和老伴在重庆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书,他说:“在世要用有限的生命服务公益,逝后以另一种方式回报社会”。而现在自己还有个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想要为母亲写一本回忆录,把母亲的故事记录下来留给子孙。
编辑:益语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