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拍到的长江江豚都胖乎乎的,说明禁渔之后,食物变得更丰富,它们不再像从前那么瘦了。”
新京报讯(记者 彭镜陶 张娜)10月24日,国际淡水豚日,在南京市鼓楼区的长江江面上,出现了长江江豚游弋的身影。长期参与长江江豚保护和拍摄工作的志愿者武家敏,记录下了这难得的一幕。
10月24日,江苏南京鼓楼区,长江江豚跃出水面。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武家敏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天拍摄长江江豚时,他能听到它们呼吸孔发出的“噗嗤”声。与以往相比,最近长江江豚“吃胖了”,跃出水面都有些吃力。让武家敏和同伴欣喜的是,今年他们还新发现了两三头小的长江江豚,这说明长江南京段的长江江豚数量在逐步增加。
有着“微笑天使”美誉的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长江特有淡水鲸豚类动物,是评估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2017年的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种群极度濒危。
10月25日晚,武家敏向新京报记者讲述了自己15年来拍摄并参与保护长江江豚的经历。
新京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长江江豚的?
武家敏:我从2007年开始拍摄长江江豚。小时候我住在长江边,经常在江里游泳。一次游泳时,我发现身后有个东西追着我游,黑乎乎的,像个人头一样,当时把我吓坏了。后来回去问大人,他们骗我说是“水鬼”,其实是为了吓唬我们别去江里游泳。后来我问了江边的渔民,他们告诉我,那是江豚,南京话叫“江猪子”。
玩摄影之后,我在南京长江大桥下拍到了长江江豚,那时媒体报道说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此,我就开始关注长江江豚,学习相关的知识。2021年,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长江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
新京报:参与长江江豚保护,你都做了哪些事?
武家敏:我喜欢拍生态主题的照片,2015年,我在南京的长江边拍摄时,发现还是会有人去电鱼、撒网捕鱼,不少长江江豚因此死在江边。而在更早之前,科学家们就认为,长江白鳍豚可能出现了“功能性灭绝”。这让我十分担忧,毕竟这意味着,长江江豚成了长江中现存唯一的哺乳动物。
鉴于此,我和其他五位关注长江江豚的朋友——有的是专家,有的是记者——共同成立了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宣传保护长江江豚的知识,呼吁公众不要去猎捕长江江豚、发现非法捕捉等违法行为要及时举报。
新京报:在你看来,这15年里,长江南京段的水生态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武家敏: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前,南京沿江一带有许多工厂,会排放废水到江里。随着保护长江的意识不断增强,许多工厂迁走了,江边建成了滨江道。从2020年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非法捕捞现象大幅减少。
南京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辖水域,是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现在,在南京长江大桥到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之间的水域里,偶尔能看到长江江豚沿岸玩耍,甚至跃出水面。要知道,以前它们更多的是绕着桥墩游,所以在岸边只能看到黑乎乎的影子。
新京报:10月24日你拍到的长江江豚,和以往你观察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武家敏:那天我是在南京鼓楼区下关的江边拍到的长江江豚。拍摄的时候,我都能听到它们呼吸孔发出的“噗嗤”声。这次拍到的长江江豚都胖乎乎的,跃出水面时甚至有点儿吃力,没以往跃得高。这说明“十年禁渔”计划实施以来,长江江豚的食物变得更丰富,它们不再像从前那么瘦了。
除了这次拍摄到的长江江豚,今年我们还发现了两三头小的长江江豚,我认为,这是长江南京段长江江豚数量增长的一个标志。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