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启动以来,贵州省铜仁市按照“试点先行、逐步跟进、全面覆盖”原则,在重点推进碧江、玉屏、沿河3个全国第二批试点区县基础上,同步启动万山、江口、印江、思南、石阡、德江、松桃7个区县和铜仁高新区、大龙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截至目前,铜仁已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实践所182个、实践站2929个,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铜仁市积极探创“五变”机制:变单打为协作、变说教为互动、变精神为物质、变问题为办法、变被动为主动,有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新走实。
变单打为协作,强化基层工作力量。通过纵向协作、横向协作、结对协作方式,组织县级以上文明单位结对乡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市级层面实行月观摩调度,常态化统筹协调,整合部门、群团以及东西部协作等各方力量,实现阵地联建、项目联推、活动联组、文明联创。
变说教为互动,提升群众思想觉悟。组织社科理论专家、讲习员骨干、先进典型“三支队伍”,构建涵盖从县机关干部到村干部,从春晖人士到“土专家”的理论政策宣讲志愿者队伍,打造“沙湾快讯”“理”响思南、“侗歌唱响新时代”等特色理论宣讲品牌,运用生活化、互动化宣讲方式,宣传科学理论、传播主流价值,推动实现宣讲范围全覆盖、宣讲队伍多元化、宣讲方式接地气。
变精神为物质,激发百姓实践动力。探索文明有“礼”嘉许激励机制,在全市打造95个“文明储蓄所”“春晖积分超市”,将群众实名注册为志愿者、被评为文明先进典型的细化量化为文明积分加分项,把陈规陋习列入负面扣分项,得分列入“文明存折”储蓄账户,积分可换取生活必需品,实现文明可储蓄、文明可兑换、文明可引导。
变问题为办法,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聚焦偏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欠缺、基层文艺人才匮乏等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建平台、四级联动送文化、多种形式强队伍,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专业文艺骨干、农村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群众文艺队伍”四级培育模式,致力于建好文明实践阵地,推进市级文化资源下沉,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牢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精准对接群众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需求,畅通线下服务渠道、创新线上服务内容、精准特殊服务项目,打造“飞毛腿+”志愿服务模式,“跑小青”“阡城木兰”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探索适合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新路径,实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管用有效。(文波)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